如果难受,请放下手机!这些信息在悄无声息地带来伤害

来源:科普中国 | 2022-04-08 09:15:39 |

几天,热搜上充斥着持续不断的疫情新闻,面对不停攀升的确诊病例、被封闭的城市小区、停运的公共交通以及被限制的群体活动……你是否会担忧自己的健康码变色、出现弹窗,或担心家里的储备食物和防疫物品不够而持续囤粮,甚至会出现慌张、焦虑、失眠的情绪状态,这是怎么了呢?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呢?

其实,看到负事件陷入情绪失落是一种“替代创伤”,而这样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。当出现某一重大灾难事件后,互联网上的气氛变得尤为哀伤。一个个令人惋惜的消息背后,替代创伤不可不预防。

替代创伤的概念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,替代创伤较早的研究资料来源于对战争退伍兵的心理治疗。资料表明,一些战争退伍兵家属会出现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相似的反应。随着心理学家的研究不断深入,当前我们对替代创伤的定义是:没有亲历创伤事件的个体,通过报道、广播、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获知相关信息,因对他人遭受创伤的同情和共情而出现身心困扰等创伤反应。

来源丨环球科学

当人们面对突发的负事件,出现同情、不安、愧疚等情绪都是人之常情。而这样的情绪反应时间因人而异,有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得到治愈,但有人会因替代创伤延长负面情绪周期,过分低落或激动,甚至对个人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。

常见的替代创伤人群在心理治疗上,救援人员、医务工作者、媒体工作者是最需要关注的替代创伤人群。参与救援活动的人员,不管是拥有救援经验的专业人士还是“路见不”的相关人员,都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人群。

一般来说,救援工作任务繁重、救援条件不佳、救援压力大……种种原因都会对救援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挑战。在情绪上,他们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紧张、恐惧、悲痛等情绪;在身体上,高强度的工作会诱发失眠、胃疼、食欲下降、眩晕等躯体症状。而在不断的应激状态下,他们还会产生内疚、自责等负面情绪,所以,及时对救援人员给予心理援助、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。

来源丨新华网

常常在事故现场出现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如此,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参与现场救援、治疗伤者,甚至是处理死者的善后工作。面对复杂的病情和回天乏术的遗憾,他们也成为了替代创伤的主要人群。有一些医务人员会因为没有有效救治伤员而忧伤焦虑,在极度疲劳的状况下,他们还伴有失眠、食欲下降、身体不适等应激反应。

来源丨新华网

作为事故现场的传播者,不少来到实地采访的媒体工作者也很容易出现替代创伤。直面现场时的焦虑与刺激,撰写新闻时的二次冲击,使他们出现如闪回、焦虑、抑郁和饮食、睡眠障碍等创伤心理反应。

替代创伤的表现替代创伤,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。在生理上,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,如眩晕、呼吸困难、紧张、胃痛、肌肉紧张等;在心理上,心力交瘁,注意力难以集中,失去安全感及对公、善恶的信念,甚至在人际交往上出现语言交流不畅、暴躁易怒等情况。甚至在人生观上,一些人会产生职业否定,感到软弱、内疚和羞愧。

来源丨pixabay

如何应对替代创伤出现替代创伤后,我们该如何应对?专家们给出了“觉察、衡和联系”的基本原则。

觉察即要求做到个体接纳和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体验。当出现不衡的心理状态,早早发现并承认,不要刻意回避,直面情绪问题。

来源丨网络

衡即保持个体基本的生活步调,如在焦虑时尝试更为放松的活动,洗澡、听音乐、散步、跑步、游泳打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联系即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。当出现心理问题时,不要自怨自艾,我们要学会表达,多与人交流,并向亲人和朋友寻求帮助,调节心理不适。

现代社会,每每出现负事件,无所不在的大众传媒就会将图片、语音、视频等等输送到我们眼前。面对这些信息,即使是普通大众也容易在陷入情绪低谷后出现替代创伤。

来源丨pixabay

因此,当我们沉溺在消极情绪中时,请第一时间切断与这些事件的联系;在之后的关注中,了解更为可靠的信息动向,同时摒弃羞愧情绪,多做一些可以转移自己注意力的事情;如果自己依旧无法面对,一定要去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不管是求助无门、痛失亲人的帖子,还是生命转瞬消逝、一片焦土的事故现场,生命的逝去着实令人伤感惋惜,所以我们更应该体会到生命之宝贵,调整好心态,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。

关键词: 心理学研究 共情能力 替代性创伤 创伤反应